全球速递!古人的“竹缘”
来源:宁夏日报     时间:2023-07-03 15:06:38


(相关资料图)

刘禹锡以陋室为荣,然而他对房前屋后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。清代王子猷曾借住于他人空宅,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在庭院里种竹。有人对他说:“你只是暂时住住的,何必这样劳神费心?”王子猷指着竹说道:“何可一日无此君?”

苏轼曾经说过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”

清代以画竹著名的郑板桥对竹子也是情有独钟。他在题画中说:“余家有茅屋二间,南面种竹。夏日新篁初放,绿荫照人,置一小榻其中,甚凉适也。秋冬之际,取围屏骨子,断去两头,横安以为窗棂,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。风和日暖,冻蝇触窗纸上,冬冬作小鼓声。于时一片竹影零乱,岂非天然图画乎?”“竹里秋风应更多,打窗敲户影婆娑。老夫不肯删除去,留与三更警睡魔。”“茅屋一间,新篁数干,雪白纸窗,微侵绿色。此时独坐其中,一盏前茶,一方端砚石,一张宣州纸,几笔折枝花,朋友来至,风声竹响,愈喧愈静;家僮扫地,侍女焚香,往来竹阴中,清光映于画上,绝可怜爱。何必十二金钗,梨园百辈,须置身于清风静响中也。”好个清风静响的世界,郑板桥春夏秋冬,白昼晚夜,品茗作画,迎朋送友,须臾不离莹莹翠竹,人生何其惬意!

郑板桥等人之爱竹,寄寓着人的情操与人格的追求。这种以物寓情,以物寓志的方式屡见不鲜。大观园中,以竹为友的是林黛玉。当少男少女准备搬进大观园时,宝玉问黛玉,想挑选哪一处,黛玉回答:“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,我爱那几竿竹子,隐着一道曲栏,比别处幽静些。”从此,林黛玉的悲欢离合便与潇湘馆的竹子连在了一起,那凄清的竹子不仅象征了林黛玉孤傲的性格,也暗寓了她的命运。

竹子不仅能点缀庭院,其本身便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。北宋散文大家王禹偁,被贬官至盛产竹的黄州,择地盖了二间竹楼,楼成之后,作《黄州新建小竹楼记》,描绘了身居其间的种种新奇感受:“夏宜急雨,有瀑布声;冬宜密雪,有碎玉声。宜鼓琴,琴调虚畅;宜咏诗,诗韵清绝;宜围棋,子声丁丁然;宜投壶,矢声铮铮然:皆竹楼之所助也。”作者仅从听觉的角度,却能从从容容地展示竹楼的无穷韵味,读来令人心驰神往。作者的生活情趣与竹楼的清新宜人交相辉映。

竹子以其虚心、有节、坚韧、常青,象征着谦虚、气节、坚贞的操行,历来为人们所赞美,所追求,生活在竹的世界中,细细体味,能让人产生许多新的人生感悟。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